书评:《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名字定得非常有趣,历史的视角从来都是大开大合地瞄准皇城深宅之中,从个体角度来审视某个朝代的书非常少(近年来这类书渐渐多了起来,比如谌旭彬的《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罗新的《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等等)。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秦简和文献剖析了秦帝国治下安陆城和鄢县的一个小吏喜的生平,进而也不失客观地系统介绍了秦帝国的家庭关系、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官吏设置等等方面,虽然正文中的考据部分实在是太多了些,但仍不失为一本有趣且涨知识的书。
睡虎地的秦简是秦朝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个 “治狱令史”,喜的的遗体旁摆放了大量的秦简,有记录了当时很多案件的《封诊式》,有浸透着家族传承的《为吏之道》,也有巨细靡遗的《秦律》。看着书中贴出的几张秦简图片真的有种恍惚的感觉,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甚至不需辨认就能直接认出,难以想象其与我们隔了两千年的光阴。也多亏了这些秦简和作者不懈的考证,很多历史书不屑一顾的琐碎小知识得被众人看到:秦人的身高、房子、两性关系、家庭组成、社会结构,乃至书信往来中的语言习惯等等都能在这本书中发现,还有政治制度、官吏设置、讼狱流程等等国家层面的框架结构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确切地说是自下而上的角度)加以审视。书中内容非常丰富,能吸收十之二三已经算得上收获颇丰了。
如果要挑一个毛病的话,就是本书的考据太多太多了,不仅注释独占一大章,约为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而且在正文中也往往为了一个定量的细节动辄贴上好几页的各方考据资料(比如在描写喜的家有几房几厅时就侧面考据了其他家庭的情况,既而合理地推断出了喜的家庭状况),这就使得阅读体验有了一定的割裂感。看到豆瓣上对此书的评价不太高也多是这个原因。不过我对此还好,比之这个月看的《了凡四训:中华人生智慧经典》中为了水字数而重复贴上的注释,《喜》这本书的考据多一些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些考据如果不在正文中而是贴在注释中估计我就一翻而过,不会认真看了,也少了很多深入了解秦朝的机会。
这是一本挺有趣的书,脱离了始皇帝和李斯赵高这一系列高堂之上的符号,秦朝从一个小吏的眼中看出去并没有太多 “封建”、“第一帝”、“扫六合”、“短命” 之类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碌碌众人、有人情世故、有希望、也有痛苦,正如今天的我们看待我们所处的时代一样,没有历史,只有生活本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