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全球经济史》

挺有名的一本书,说来也巧,前两天读《光变》时其中恰好就有多处对本书内容的引用,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教育、银行、关税” 这四个在发展经济的标准模式中的关键要素(本书第八章提及),同时本书也在第九章中提到了“大推进模式”这种在近代更为有效的政府牵头发展经济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应该是互补的。

回到本书内容中来,主要是介绍 1500 年以后全球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和不均衡,以及造成这种经济不均衡的原因。这种分析大多集中在科技、制度、殖民等历史事件上,并没有深入到诸如作物生长、牲畜繁衍、文字特点、地理环境等等根因上,当然这些根因也大多发生在 1500 年以前。但无论如何,从分析深度和广度上,这本书都较之《枪炮,病菌和钢铁》有很大的差距,后者不仅是分析深刻到令人发指,甚至还提供了一整套思维方法。

本书也值得一读,但是按我的经验来看不是特别能沉浸。

阅读更多

随笔:《光变》

今年年初读到兰小欢的《置身事内》时其中就提到了京东方的分析案例,也提到了这本书,当时就记在待读列表里了,这几天集中起来把这本厚厚的大书读完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的,迷你史诗般的叙事口吻也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流畅和极具期待感。

我在同花顺一直都自选了 “京东方 A” 这只股票,也买买卖卖过几次,这股票的价格在这一两年一直在 4 块钱上下波动,这波动性倒也给我赚了点钱,单从这点来讲,我似乎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书中全面地介绍了京东方这家企业从北京市电子管厂到北京东方电子公司,再到京东方科技集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关联的有趣的变化是 BOE 也从 “Beijing Oriental Electronics Enterprise” 到 “Best Optoelectronics Enterprise”,再到 “Best on Earth”),也介绍了从电子管厂就存在的独立自强的工业精神从周凤鸣到张红飙,再到王东升这三代掌舵人的传承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京东方上上下下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纵向发展和京东方与各地政府、友商的横向互动的过程。

我自工作到现在也一直都是大头兵,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我未曾观察和理解过的。从京东方的故事来看,不可能存在 “大而不倒” 的公司,尤其是实业公司,巨大的产线成本和高频的技术更新都逼着企业不能走错一步,否则资金链断裂就是倒闭清算的下场,在某些特定的市场还存在着隐形的政治压力,这比前两者或许都更要命,与此同似乎,市场给予做对了选择的企业的回报也是巨大的,赢家就可以通吃。京东方就在战战兢兢中成功做对了一道道选择题,同时博弈的筹码也越来越大,从几千万到几十亿,再到几百个亿,这似乎是一条 “不归路”,但无论结果如何,京东方都是一家现象级的伟大的公司。

书中有一半篇幅在讲京东方如何一步步壮大,辛酸的故事、有趣八卦和整个光电行业的波涛汹涌并存与叙事中,读来颇为畅快。剩下的篇幅中有很大一部分在讲京东方为何能一步步壮大:有领导的独具慧眼,有上下通力配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银团的贷款,有友商 “送人头”,有产业发展的变迁,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造就了京东方,同时作者坚信最重要的因素是早在北京市电子管厂时期就扎根并传承至今的独立自强的工业精神。

作者毫不避讳地在书中挥斥着对于短视的经济记者与报刊、教条主义的经济学家和只盯着财务报表的数字的金融玩家的不屑,认为像京东方这样的动态和有机的企业不能只从静态的数字上去分析,而要从全球产业结构和企业战略的角度上去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数字(好看的和不好看的),这点对我也有一些启发。

与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是书中多次批判和反驳的观点)不同的是,企业国有制并非是技术落后和腐朽的原因,反倒是合资与技术引进更容易造就一批 “接盘侠”,到头来不仅没能引进真正的技术,反而还帮外资分摊落后产线的成本。在书中结尾提到了中国核能工业、大飞机、高速列车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并非是近年来引进的结果,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业计划中就开花结果了,甚至在当时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只不过在八九十年代的 “外国的就是好” 的思潮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放弃),又在上世纪末的屈辱中被重新重视,直到最近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我仍然相信国有制造就了一大批迟缓腐朽官僚横行的僵尸企业,但是书中提到的 “自力更生” 时代传承下来的工业精神也确实一直承托着的中国的高端工业体系,这两者或许也并不矛盾。

知识相互印证的快乐在本书中就有一例:书中提到落后企业如何赶超头部企业时,主要的观点大概描述下来就是不要从主流中寻找机会,要找那些 “想买但无处可买的商品,以及想要这些商品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改变成本结构直接代替而不是演进原有的生态。前一段读《进化的咬痕》时,其中也提到了物种演化的观点:大群体中的基因频率改变很容易被巨量的个体抹去,不容易形成新的物种,反倒是边缘群体的基因突变很容易扩散到整个群体中,进而迅速适应环境并繁衍壮大。生物物种的演化与企业的演化何其相似!很早以前读到《三体》时其中也提到过国家的演化,大意是小国家更容易通过技术进步获得国际社会的主导权,其中也渗透了这种规律,船小自然好调头。

回到这本书上,部头还是太大了,我前后花了六天才读完,虽然确实如序言所说 “读了不会觉得浪费时间”,但倘若能缩减一部分叙事和材料引用,或许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都能更上一个台阶。总的来说本书值得一读。

阅读更多

随笔:《流俗地》

应该是第一次读马来西亚华裔作家的书,故事框架相较于国内作品多了马来西亚和印度人,政体和时代的不同也影响到了书中人物的行为模式。总的来说这本书存有一种半生不熟的 “异域风情”。

一提到双雪涛就会想到东北、工厂、烟囱、市侩狡黠的底层小人物,一提到蔡崇达就想到妈祖、渔船、拜神、庞大繁荣的家族,一提到莫言就想到一个个喜气洋洋的冷漠脸庞喊着空洞的口号、把时代的困顿拧结在脸上的中年人、县委和乡镇大院……这些作家已经和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绑定在了一起,而黎紫书带来的意象有一丝熟悉,比如逼仄促狭的居民楼,复杂的邻里关系,但更多的是陌生,这也就给阅读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除去意象而言,我认为这本书并不及书评网站上那么高的评分,当然这也与我是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的相关,未能沉浸下去。我记得在《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书评里提过,我比较喜欢小镇或小城中几个家族(或家族代表)互动的这种故事模式,这本书也属于这种模式,但是故事只是像纱一样浮在每个人的身上,这点上与《那不勒斯四部曲》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整体来说本书闲时读来也不错。

阅读更多

随笔:《楚辞与原始宗教》

这是非常开拓眼界的一本书,从先秦历史、屈原生平,再到宗教本质、文化交融等包罗万象,立论精妙新奇,论述翔实又不古板,读之酣畅,收获颇多。

谈及屈原,虽然在中学作文中写过无数次,但他在我印象里其实也只是一位写了很多晦涩诗歌的爱国文人,并不特殊。但本书却让我认识到了一位完全不同的立体的屈原:他在先秦时代的楚国中掌管巫祭典籍,被贬沅湘后又浸染了“南蛮”之地蛮荒的文明的气质,同时他又精通中原文化,在楚国属于进步阶级,被小人谗言所害而遭贬更是让他与身后两千多年的士人都有了共同语言。他辑录沅湘两岸自虞舜传承下来的古老祭歌,因之为《九歌》、《天问》,他突破祭歌的叙事框架,脱胎而成全新的《离骚》,正如行走在沅湘两岸,他也行走在蛮荒与理性的边缘,文明长河的两岸,从文化演进和传承上来讲,屈原是出现在过中学作文中的最特殊的那个人。

书中论证逻辑脉络最悠长的当属宗教或者说原始宗教与文化符号之间的关系:人类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未知和神秘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间共通的情绪汇流成集体仪式,这仪式又反过来有力地承载了个体无法承担的情绪压力,仪式的演变和发展很大一部分依托于祭歌,祭歌的意向与结构天然地为最原始的诗歌提供了规则,原始诗歌又在演变发展中脱离了祭歌的框架而作为顶层的文化模块演化。在这个过程中,最原始的意象会在层层嬗变中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文明的核心符号,比如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其既承载了悲剧这一核心文化要素,让个体的悲思通过万千人的情感共鸣抒发出来,同时也在封建时代为士大夫群体提供了谏言君上的“合法”渠道和高明手段,从《离骚》到《洛神赋》,从李商隐到文天祥,无不如此。

除了珠玉为主外,本书在我看来也不无瑕疵。如本书在收尾阶段谈到楚辞的文化意义时不免有立论过苛、论证过狭之嫌,尤其是“楚辞中的悲剧气质影响并补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这一论点,颇似先有结论再有过程。儒家文化虽申张克己复礼,但是悲剧这一文化要素本身在中华文明中却绝不是稀缺品,屈原其人本身就是超脱于楚辞的悲剧,长平之战是悲剧,荆轲刺秦是悲剧,秦二世而亡是悲剧,李广难封是悲剧,三国乱世是悲剧,安史之乱是悲剧……这种大及天下的悲剧已然无穷,落到个体事迹上更是不胜数。这些要素早就以成语和常识的形式融入到中华文化本身中了,虽然没有催生出宗教,但于其本身无损。在悲剧要素这点上,楚辞远到不了组成文化板块这个等级。

阅读更多

随笔:《驴皮记》

记得是前段时间读《罪与罚》时书里提到了《驴皮记》,当时就加到书单里了。这是一本相对小众的书,在书评网站评价寥寥,甚至没被收入几个常见版本的巴尔扎克全集里。这也应该是我通读的第一本巴尔扎克的书。

读第一章时感觉这像是巴尔扎克磕了药之后就着生命之水写出来的,通篇充斥着癫狂的意向排比和情感宣泄,而且大多是两百年前法国社会中的 “常识”,现在读来连贯性很差。但看到第二章时就不由得直呼 “六经注我” 了,名著就是名著——其中塑造的人生困境中的青年拉法埃尔与《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利尼科夫颇有几分神似,与当下万千青年亦何其相似,两百年了竟然一切都还熨帖,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失望。

谁在二十多岁时没想过要一个万能的许愿机器,许来无数的财富和梦中的女神呢?拉法埃尔就得到了这样的许愿机器——一张驴皮,只是驴皮会随着许愿不断变小,直到与拥有者的生命一同消失。全书大半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拉法埃尔过着如何拧巴痛苦的生活,他生活穷困,没有希望,被女人戏耍利用,又孤高且自命不凡。直到中篇时拉法埃尔才想起来了这张驴皮,并借之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但没过多久他就变成了一个躲在豪宅中死死盯着驴皮的 “精神病”,最终早早与他拥有的一切告别,离开了人世。

不谈什么欲望与代价之类的话题,但就故事本身来说这本书也挺不错的,就是无关的枝叶太多,巴尔扎克掉书袋般地掺杂进去了很多引用类比,不仅不突出叙事本身,还给这本书带来了一丝陈旧腐朽的气息,这大概是受时代限制,也不必苛求。整体上本书值得一读。

阅读更多

随笔:《东晋门阀政治》

今年以来一直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特别感兴趣,这段四百年的历史极其生动,但是却在历史教科书上被草草几句带过,这也符合历史教科书的 “古代突出风光的祖宗,近代突出挨打的祖宗” 的存在意义。这本书是谈及两晋时所绕不开的,几个月前尝试看了一点,但没看进去,感觉书卷气太重,有的措辞甚至到了生僻的地步,颇有些民国史考的风格。上个月又翻开来看,这次读进去了,整体风格还是非常圆融清晰的,也没有过甚的考据,在国庆假期前后各看了一半,总算是读完了。

东晋的历史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其实是比较乏善可陈的,几乎自始至终都在窝囊和内斗中度过,如流星闪过的也就这几大家族的几个人。这几个家族,如果从左右政治局势的能力上来讲,只有琅邪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六家,去除未掌机枢的郗鉴一族,实际只有五家(顾陆朱张等吴姓大族在经济上强大,但在政治能量上不如侨姓大族)。本书清晰地梳理出了这条主线。关于这几个家族,想到很早以前看过的《上品寒士》这本网络小说,讲的就是魂穿到东晋的少年陈操之的故事,其中的侨姓与吴姓人物非常多,虽然各有性格不同,但是总是搞不清楚谁是谁。现在再读的话想必会别有一番体验。

这本书中提到的人物中我最喜欢桓温。在我不知道桓温其人时就很喜欢 “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就当遗臭万年” 这句话。桓温不是忠臣,更不是好人,但是在两晋这个鼠辈倍出的年代,桓温当得起枭雄这个称号。读桓温这章时突发奇想地想搞点行为艺术:下次去安徽时要拐去桓温墓前喊一声 “可儿”。

这本书提到的战争中我最喜欢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苻坚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而终至灭国,本书从历史规律的角度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民族融合是个艰难而反复的过程,前秦立足未稳而急图南进,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即使是后来几乎完成了民族融合和汉化过程的北魏也最终因发生了六镇起义而至分崩离析,也当视作民族融合过程的余波。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书。

阅读更多

2023 年 10 月书单

书名 作者 作者国籍 出版社 类型 评分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品读历史-历史专题 9.0
驴皮记 巴尔扎克 法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名著-外国文学 7.5
楚辞与原始宗教 过常宝 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宗教神学 8.0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路风 中国 当代中国出版社 经济金融-案例分析 7.5
流俗地 黎紫书 马来西亚 麥田出版公司 文学名著-外国文学 6.5
全球经济史 罗伯特·C.艾伦 英国 译林出版社 经济金融-专题研究 7.5

随笔:《岛上书店》

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记得第一次读是 2016 年,那是我非常难过的一年,应该还是趁着一丝空闲在 Kindle 上读完了这本书。本书轻松愉快又让人忍俊的风格给了我极大的慰藉。这本书的风格挺像埃特加·凯雷特的《美好的七年》的,作者都能在平凡乏味甚至是痛苦的生活中挖掘出最纯真幽默的素材。

期待着第三次读这本书。

阅读更多

随笔:《进化的咬痕》

忘了这本书是鬼谷推荐的还是读《生命进化的跃升》推荐读物里看到的了。本书是专题科普,从牙齿来推断古代人类的食物种类,进而从这个视角出发尝试一瞥人类的演化过程。

书的内容并不算太生动,尤其是其中有大量的历史描写——不是古人类和演化的历史,而是几个科学家的家长里短,颇有种纪录片的感觉。顺带一提,我最不喜欢的纪录片就是这种风格,干货和主题还没播个几分钟,然后镜头就转向了某个屋里翘着二郎腿或者站在湖边的科学家大讲特讲自己的光辉岁月和恩怨情仇,割裂感十足,无聊至极。纪录片真的只是讲主题本身的我只见过《与巨兽同行》,非常好看,其中小鱼上岸后在几秒钟内演化成巨兽的浓缩镜头自从小时候在中央十套看到后就念念不忘,这才叫纪录片。

扯远了,这本书就是文字版的记录片,坦诚地说,我没怎么认真读,草草看完,就当是完成任务吧。

阅读更多

随笔:《罪与罚》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小时候看动画片,忘记是哪部片子(有可能是《德鲁比》)的一个镜头里,一条狗在监狱里的床上躺着,手里拿着一本书,封面上写着《罪与罚》,这个场景在当时的我看来非常滑稽可笑,也十分贴切。

然后就是前年,手机上放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偶尔翻两页,发现根本看不下去,冗长的描述语句,别扭的俄式对话和姓名(还掺杂着昵称),一百大几十年的时间差距,时代背景,一切都是阻碍,那个时候我还认为这是一本艰深晦涩的书,直到前几天再一次翻开它,用了几天时间就读完了。

这本书一点也不晦涩,如果用一句话来讲,就是沙俄首都穷困潦倒的青年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以及犯罪后的故事。全书核心线索就是罪与罚:“罪” 的剧情跌宕虽然不如悬疑小说(当然了,这可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书),但是围绕着 “罪” 本身的产生、发展,以及如何在青年拉斯科利尼科夫身上生根发芽的描写非常棒,甚至几处还能有些共鸣;而关于 “罚” 的描写则更为深刻,贯穿了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萦绕在拉斯科利尼科夫拧巴扭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中,体现在与索尼娅、母亲,妹妹杜尼亚、好兄弟拉祖米欣、彼得·彼特洛维奇、斯维德里盖洛夫(我敢保证过不了几天这些拗口的名字我就一个不记得了)等人的互动中。这本书真的能让你体会到作为一个罪犯的心情。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个非常拧巴的人,自命不凡又优柔寡断,缺乏果决气质,想当拿破仑一样的人物,可最终还是跨不过去那道坎,被犯罪的事实折磨,最终自首。他的穷困潦倒是与时代相关的,他的拧巴则不止如此。在圣彼得堡 “你能找到任何东西”,可以说整个世界的价值观的冲突都在首都汇聚。一个小小青年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又缺乏弄潮的实力和能力,只能痛苦地挣扎着从与世界的连接中挣脱出来,用逃避和内省来拯救自己。他想要当 “不凡的人”,想要不择手段来让自己一步步往上爬,但当真的杀了人之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逾越那道屏障。如他在后半部分的思考所言:拿破仑是不会想 “拿破仑会怎么想” 的,他终归是个凡人。读书时我的共鸣也在于此。

四十多万字的洋洋洒洒,读下来几乎毫无迟滞,今早读完,现在回味不止,这真是一本好书。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