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全球经济史》
挺有名的一本书,说来也巧,前两天读《光变》时其中恰好就有多处对本书内容的引用,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教育、银行、关税” 这四个在发展经济的标准模式中的关键要素(本书第八章提及),同时本书也在第九章中提到了“大推进模式”这种在近代更为有效的政府牵头发展经济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应该是互补的。
回到本书内容中来,主要是介绍 1500 年以后全球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和不均衡,以及造成这种经济不均衡的原因。这种分析大多集中在科技、制度、殖民等历史事件上,并没有深入到诸如作物生长、牲畜繁衍、文字特点、地理环境等等根因上,当然这些根因也大多发生在 1500 年以前。但无论如何,从分析深度和广度上,这本书都较之《枪炮,病菌和钢铁》有很大的差距,后者不仅是分析深刻到令人发指,甚至还提供了一整套思维方法。
本书也值得一读,但是按我的经验来看不是特别能沉浸。
原文摘录
第一章 巨大的差异
不管怎么说,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福祉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它只计算了平均收入,而没有区分富人和穷人。
但由于劳动力十分廉价,企业没有动力来发明或采用新的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率。最低生活开支是一个贫困陷阱。工业革命是高工资水平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原因。
第二章 西方的崛起
这些农民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农作物,同时也因为他们缺少合适的技术,而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使用。
第三章 工业革命
法国贵族不用交税,而英国议会于1693年引入土地税,不仅平民要缴纳,议员也不能例外。不过,绝大部分税收来自消费税,征收对象既包括啤酒之类的国内消费品,也包括糖和烟草之类的进口商品。这些税收主要由工人来负担,因为他们在议会中无人代言。英国议会或许压制了王权,但在缺乏民主机制的情况下,谁又能压制议会的权力呢?
文化发展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英国独特的工资和价格结构。英国的高工资和廉价的能源经济使得英国企业可以通过发明并使用新技术来获取利润。
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这些差异,英国企业发现采用新技术有利可图,通过增加相对廉价的能源和资本,可以节约昂贵的人力成本。有了更多资本和能源,英国工人就能生产出更多产品——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秘诀。在亚洲和非洲,廉价劳动力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这些机器与科学发现无关。没有一台机器用到了全新的理念。事实上,它们需要的是把多年来的机械改进与可靠实用的设计结合起来。
在法国和印度两地,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发明机械纺纱技术毫无意义,因为在这两个地区使用新技术无利可图。
钮科门蒸汽机被用于抽干煤矿中的积水。英国拥有庞大的煤炭产业,煤矿数量远多于其他国家。此外,早期的蒸汽机要消耗大量煤炭,因此只有在能源价格较低的地区使用,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第四章 富国之路
英国延续一贯的政策,继续将产品销往帝国领地,帝国的价值由此显现,因此在主要工业国家中掀起了一股抢占殖民地的热潮。德国的钢铁产量超过英国,这对于军火制造而言意义重大。英德之间的贸易争斗让国际局势变得日益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所谓“生产函数”就是以数学形式来估算一个国家在现有的劳动力和资本条件下所能取得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高工资水平促使人们发明各种节约劳动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的使用又推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继续上涨。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进步。如今的贫困国家错过了发展机遇。它们工资水平低,资本成本高,只好依靠陈旧的技术和低收入勉力维持。
第五章 庞大的帝国
为了应对英国廉价商品的挑战,美国和西欧都采取了标准发展策略,即理顺内部关系,建立外部关税,创办投资银行和推行教育普及。
殖民统治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上述政策的执行程度非常低。
第六章 美洲
拉丁美洲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多数经济活动发生在墨西哥的内陆地区和安第斯山脉附近。河流并没有连通内陆与海岸,因此出口成本很高。
对于土著人来说,欧洲人的到来是一场浩劫。据保守估计,1500年土著人口大约为5,700万。到了1750年,这个数字锐减到大约500万。绝大多数人死于欧洲人携带到美洲的各种疾病,如天花、麻疹、流感和伤寒,土著人对于这些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剩下的人死于战争、奴役和虐待。
种植园主在殖民地的开支只占到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他们把大部分收入寄回英国,而不是在牙买加进行投资。
为什么殖民地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比率如此之高?原因和英格兰的一样:经济优势。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贸易和外国市场,这意味着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能带来收益。司法体系同样增加了读写能力的价值,因为合同和土地所有权都是通过书面文件确立的。
如果人们可以移居西部,从头开始经营一个农场,谁会愿意接受纽约或费城等地的低工资呢?这种情况将引导企业投资于节省劳动力的技术,从而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最终把工资提高到新的水平。
美国的优势源自一整套英国体系,包括财产权和法院、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钳制、人人平等的思想(但不包括南方地区)、民主和自由放任政策(但不会因此放弃关税)。
第七章 非洲
埃塞俄比亚高原不存在热带疾病,因此当地人口迅速增长。
由于热带疾病导致了高死亡率,西非地区的人口增长受到限制。
非洲人口稀少,运输成本高昂,这些因素导致当地很难出现足以满足大规模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的制造商。
轮耕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耕种者享有大量的休闲时间,这最终导致了等级制的社会组织出现。如果劳动者被迫工作更长时间,他们将生产出更多食物,超过最低生活水平,而那部分剩余产品足以让某些人或(在政治层面上)一支武装力量完全脱离生产。在摆脱生产和享有特权的双重诱惑下,采取奴隶制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维持奴隶制的困难之处在于,空旷的地理环境让奴隶们有机会逃跑,并且有办法谋生。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奴隶制在非洲已很普遍,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
法国毛皮商人随身携带的水壶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甚至认为,制造出最大的水壶的那个人一定就是法国国王。
在17世纪,某些素来以奴隶制为立国之本的王国,比如达荷美和阿散蒂,开始通过战争和搜捕的方式来满足外部需求。抓获的黑人被送往沿海地区,在那里他们被贩卖给欧洲商船。
迫使土著人与土地分离的政策既是为了获取他们的土地,同时也是为了将他们用作劳动力。
迫使土著人……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生活,他们不可能靠着农产品和牲畜来生存。于是,他们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力,为农场主干活,充当仆人和劳工。
表面上,营销机构以稳定的价格向种植者收购可可,从而保护后者免受价格波动的危害;实际上,这些营销机构像苏联的政府采购部门那样,获取了国际销售所带来的大量收益。
贫困本身就是战乱的原因之一,因为贫困导致招募军队的成本非常低廉。低工资导致战乱,后者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低工资——这是另一个版本的贫穷困境。
农民被迫将作物卖给国有的市场营销机构,由此政府可以将食物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城市工人,并且出口的农产品可以征收高税率,办法就是低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产品,然后再以高价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彻底清除殖民主义没那么容易。原先的部落领袖变成了执政党的骨干,继续保有权势。以发展的名义,改革后的政府采取了殖民时期的经济发展计划——在这些地方重新出现了强迫劳动。
第八章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这些工厂都是按照西欧标准建造的,并没有根据俄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加以调整。结果就是,当地的生产成本高于西欧的。
由于东亚地区工资较低,日本人发明了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提高土地、资本和材料的生产效率。
1866年西方列强迫使日本签订条约,将最高关税定为5%,因此日本不可能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政府转而采取“针对性工业政策”来直接干预经济。
20世纪30年代,日本企业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是“零库存”生产。它们并不是事先生产零部件并储存,因为那样需要资本投入,它们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零部件。事实证明,“零库存”生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如今世界各地,不论当地的资本价格是高是低,都在使用这种经营方式。
在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如果现代生产过程的某个步骤能够通过小规模的手工生产以最低成本来完成,那么这道工序就会被转包给小企业。
第九章 “大推进”式工业化
这些国家要想取得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建设先进经济体所必需的各项要素——钢铁厂、电厂、汽车厂、城市等——而且是同时建设。这就是大推进式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政策可以用一句口号来概括:“富国强军”。战败迫使日本放弃了“强军”的打算,但它开始花费更大力气来追求“富国”的目标。
虽然工资大幅提高,但日本依然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钢材生产商,原因就在于它积极采用了现代化、资本密集型技术。
在大型企业内部,企业工会、资历工资和终身雇佣制意味着成功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盈余与员工分享。
通常把1991年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破灭作为日本经济繁荣终结的标志,此后日本就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然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支撑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各种条件已不复存在。
如果对传统的稻米品种进行施肥,它们会长出更多的叶子和更长的茎秆。最终作物会歪倒下来,影响谷粒的生长。解决办法就是种植茎秆强健、不容易歪倒的矮稻,这样施肥增加的营养就会进入种子,而不是叶子。
在“奇迹稻”推出的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培育项目组已经培育出了一种高产量的矮稻。正是这种新型矮稻的推广,带动了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
中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确保了权利平等,保护了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做法,同时也更加公平。
随笔:《全球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