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个人的老后》

这是 Sh.DY 推荐的一本书,我都读完了她自己反而还没读完。读过之后不仅没找到答案,反而还找到问题了。人会变老以及养老的问题我一直不愿意去多想,但是这本书写得非常详细,由不得你不去跟着一起思考。

全书虽然是基于女性视角,但大部分内容是不分性别的,很多话也让我很有感触。女性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双重加持也让本书的章句多带有一种独特的细腻。第四章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其中关于各类人际关系的描写不仅是我赞同的,而且也能给我一些新的启发。

前段时间我突发年龄焦虑时写过下边的微博:

以前读到上帝骗取亚伯拉罕灵魂的故事时没有太多感受,跟白开水似的不疼不痒,虽然明白“老很可怕”这个道理,但是心理上并无法体会。

近来开始愈加惧怕年龄的增加,总感觉自己迟早会变成失去一切可能性的老人,变得与路边等公交的乌央乌央的花白脑袋一样。现在有些理解亚伯拉罕了,与其未来终有一天变成这样,我也愿意让上帝带走我的灵魂。

这本书并没有减少我的焦虑,但确实能让人在面对无法避免的衰老时有一套可循的方案,而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原文摘录

推荐序 老后也要活得精彩

传统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福利供给的不足,又与日益增多的老年消费需求构成了突出矛盾。

推荐序 一个人,是女性人生的必修课

M形社会: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以日本近20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即,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形。

第1章 当两个人变成一个人——那些关于老去的小小心情

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无论是谁,最后都是一个人。

由于已婚者和未婚者的生活方式并不相同,所以对始终保持单身的人来说,面对已婚者,总有种“完全不知道和满口丈夫、孩子的女人聊什么”的感觉,也因此对于“二度单身”者,才会有欢迎远行好友回家的感觉。

在我看来,老年离婚的比例之所以逐年增加,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忍无可忍”的女性,对自己的丈夫使出了杀手锏吧?

其实,大部分子女都只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体贴父母,凡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考虑,总是想着“如果发生火灾之类的,我们还得帮忙收拾善后”,或是“需要照顾的话,两地奔波可就麻烦了”。若父母名下有不动产,搞不好还打着“只要照顾到最后,也许就可以独占遗产”的如意算盘;也可能只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担心自己“丢下老爸老妈不闻不问,搞不好会被人说是不孝子”。当然,也有人贪图自己的方便,心想“与其住得远还得多操心,不如住在一起,方便照顾”;甚至有人是因为“丢下他一个人不管,我是不是太不孝了”,心生罪恶感才邀父母同住。

“人出生时孑然一身,死时也孑然一身。”但就生物学来说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人出生时至少还有母亲在身旁。

一般曾有独居生活经验的男性都有较佳、较主动的家事处理能力,所以会分担家中的清洁工作。

日复一日地长久相处下来,另一半就像“空气般的存在”。正因为是“空气”,一旦失去了便令人窒息,这就是夫妻之间爱憎的深度。

失去的确是种痛苦的经验。但失去的同时,也是告诉自己必须独立的时候到了。而迟迟无法从失去另一半的哀痛中重新站起的人,似乎以男性居多。

根据数据显示,喜欢婚姻的人不会记取教训,会数度步入婚姻,但不婚族则倾向一直维持单身生活。

第2章 谁负担你的晚年开销——持续一生的理财规划

其实人们真正想要的照护服务,是金钱买不到的。而我也一再强调,照护这种商品的价格与质量,往往无法成正比。

之所以举办丧礼,其实不是为了离世者,而是为了尚在人世的人们。相信每个人多少都遇到过,比起权贵者本身的丧礼,他们的双亲或妻子离世时的丧礼往往更为盛大。

相较于各国,日本老年人的就业意愿非常高,但这不是因为“喜欢工作”的缘故,而是光靠年金根本无法温饱。要是年金足够支付生活所需,也就不必辛苦赚钱了。

我发现这种“老是喜欢沉浸于过往丰功伟业”的人,以男性居多。

而这个世代之所以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却不像法国年轻人为了争取工作权而暴动,多半是由于家人的年金保障了这些年轻人的生活。

其实,老年人还是不要依赖投资,安心地采取较平稳的资产管理方式为佳。为此,最好还是能有优渥的年金可领取,起码能防止觊觎资产和保险金的亲人们一心祈求自己早日归天。

第3章 觅得安度晚年的归宿之所——必须思考的居住问题

因为大部分单身者的房子,其中一两个房间最后都会沦为堆积杂物的“仓库”,变成闲置空间,和住套房没什么差别。

有些单身者之所以对居住空间没有特别坚持与要求,是因为觉得现在的住所只不过是老家自己房间的延伸,也就是所谓的“别馆”、“独房”。因此对这些人而言,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房间”还比较恰当。

但是,大多数人就算想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自己现在的住所根本没有空间摆放,而且心里总认为放在老家就行了,反正现在住的地方也只是临时居处。

有些人原本为了享受自然环境而选择定居郊区,却在日后为了照护问题再度搬回市区,便是由于偏远地区极度缺乏照护资源。

仔细想想,也许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有这样的交流模式。来自各种家庭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接受教育,再依每个孩子的表现优劣,切割成一个个小团体,接着在团体中成长、学习,长大后踏入社会,在职场团体里度过人生。

“自由选择”的前提是:(1)要有选项;(2)两种方式都经验过,可供比较;(3)有足够的经济能力;(4)可以自己做主。以上条件缺一不可。

妇孺与老人总让人有种“无力抵抗,轻易被制服”的印象,所以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而年长女性若过着独居生活,安全与安心绝对是必要条件。

乡村独居生活最令人恐惧的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例如有人听到声响或感觉有某种生物靠近,就会吓得在半夜里惊醒过来,最后却发现穿过感应式电灯的原来是只小狐狸,才松了口气。比起小狐狸,人类更让人害怕。

在标榜“安全必须花钱买”的美国,警卫人数的多寡便决定了住宅的价值。这些住宅进行二十四小时的严格管控,遇有陌生访客,除非先向住户确认,否则不能进入。当然,这种方式也等于失去了个人隐私权,甚至有人担心如此一来便无法偷腥。

第4章 让亲密关系陪伴我们变老——你将面对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要点,就是必须耐得住寂寞。

善于过独居生活者,不仅懂得享受独处的乐趣,也能保有不错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明白独居生活不会只有快乐,难免也会不安。反观生活始终围绕着家人的人,一旦家人离开身旁,往往就真的变成孤单一人,在有独居经验的人看来,这是因为他们不擅长和家人以外的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缘故。

将工作当成生活重心的人,都会遭遇这样的处境:一旦离开工作岗位,以往通过工作所串联的人际关系,便像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复返。

需要时陪伴在自己身旁,给予支持、安慰、分享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人际关系是需要努力经营的。

许多男性就是疏于经营家庭关系,才会在家中失去地位。放着不管也能维持的关系,就不叫“关系”而叫“陌生人”了。

同事是职场上的潜在敌手,也是会对你有所评价的人,因此最好还是选择在和自己的工作毫无利害关系的领域拓展人际关系,既不会因利伤情,相处起来也坦率自然。
当你老去,有人陪你吃饭吗

有个陪自己一起吃饭的朋友,也许和有个性伴侣同等重要。

若对方是个精力充沛的男人,就得忍受他的自吹自擂;若正逢男人心情消沉,就得听他发牢骚。我以前就曾参加过完全以男人为中心的饭局,明明是自掏腰包享受美食,我可不想当个配合别人的小媳妇。(读者注:hhh)

不管是独处、还是有人陪伴,如何享受生活只看个人选择。因此平时要广结善缘,多认识各类朋友,这是单身贵族享受生活的一项秘诀。

我希望自己所爱的人能活得长长久久。就算两人的关系已成了过去式,但对方还是留着我们相爱的回忆。不管身在何方,只要知道对方还活着,我就会觉得很安心。

爱的记忆再多也不嫌烦。曾经爱过的人,一定有相爱的理由才会在一起,所以就算分手,我也不曾怨恨自己喜欢过的人,当然也不想看到对方变得不幸,而是希望对方过得幸福。只是感慨着:“可惜能给你幸福的人,不再是我。”

老一辈的人一听到孤独这个字眼,就会联想到“寂寞”,他们没有个人隐私的观念,认为与人亲密接触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所以身旁永远为别人留一方空间,觉得这么做才能“安心踏实”。

寂寞时,不妨大方承认自己很寂寞吧。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身边要有个倾吐心事的对象。

现在的我认为,无法倾吐心事的对象就称不上是朋友,就算明知安慰的话语根本帮不上忙,也会跟对方说:“可以安慰我一下吗?”相对地,我也会主动对朋友说:“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能听你发发牢骚。”

年龄或许会让人体验到“人类也是易碎品”的道理。正因为“易碎”,才会被小心翼翼地对待,或许却又免不了要承受许多打击与破坏。

我以同理心看待年纪相仿的男性,也不由得心生同情。虽然他们和女性一样承受着各种压力,却总是逼迫自己压抑情绪,结果在情绪找不到出口宣泄的状况下,便积郁成疾,甚至自杀以求解脱。

人类是脆弱的生物,常会动摇心志,明明昨天决定好的事,到了今天就推翻。所以,人们的心境总是随着时间而不断改变,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咬牙贯彻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第5章 健康快乐常相伴——轻松面对晚年的医疗照护

所谓PPK(前一刻还活蹦乱跳,下一刻却猝死)思想,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思想将平时身体硬朗却在某日猝死视为最理想的死亡方式。

研究老年问题的学者秋山弘子女士,对于“成功老化”下了一个极佳的定义,她称成功老化为“将死前的中年时期延长”,这种见解的确颇具说服力。

我在照顾双亲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诸如人类这种大型动物是如何步向死亡的过程。小鸟和仓鼠之类的小型动物,大多都是主人一早醒来,便发现它们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但像人类这种大型动物,通常一开始会出现无法站立活动,失眠、食欲不振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最后再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必须经过这种死亡过程,因此长期卧床便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读者注: 这种表达真是第一次见到,冷峻理性中又有一丝淡淡的幽默)

让女人困在“女人”这个角色上的,不是丈夫,也不是小孩,而是自己。

日本男人习惯被妻子伺候得服服帖帖,习惯当个受人照顾的被动角色,即使是出了社会的成年男性,心理依然保持幼儿状态,一点也不觉得被照护有什么好内疚的。男人之所以会觉得难堪,是因为怕损及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这点和社会地位有着相当关联。而且,这种关联和担心自己是否还能在职场打拼,害怕退休后人生就此结束的心态无关。

一直压抑的话,难道不会有爆发的一天吗?就心理学观点而言,这种情形并不多,因为压抑久了就会成了一种习惯。其实,表达情感也有“ Know How”,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的情感,久而久之就会忘了该如何表达。

忍耐力很强的人,忍痛功力也是一流的,却可能因此轻忽疾病的征兆,结果到了病入膏才到医院接受治疗,最后落得被责备:“之前为什么要一直忍耐?”

痛苦与舒服的感觉,可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道理和性爱一样,如果照着说明书进行照护工作,然后问受照护者:“是不是觉得很舒服?”也会让受照护者感到无所适从吧。

问题是“就算说出来,对方也不肯听”、“就算说了,对方也不会了解”,会有这种困扰,就在于沟通上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不要客气,直接换对象吧!

若想和对方建立良好关系,重要的不只是讨厌的感觉,就连喜欢的感觉也要确实传达给对方知道。若总是传递负面信息,彼此的关系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身处狭隘的社会中,一定要培养不会招致他人嫉妒与羡慕的智慧。

有礼的应对也是表现彼此相处距离的方式,只要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就能传达出“我想跟你保持些许距离”的信息,这在社会学上称为“保持距离的礼貌”。

第6章  准备下一场旅行吧——关于身后事的智慧

倒也不是彼此感情不睦,只是比起年见不到几次面的兄弟姊妹,我有交情深厚、更值得珍惜的好友。如果可以,比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更想将遗产留给在人生路上互相扶持的好友。

只要活着,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想法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遗嘱必须加注日期,新的日期绝对比旧的有效,一直到真正离世为止,遗嘱不断修改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日本法律规定,无论内容为何,遗嘱只具一半效力,剩下的一半属于法定继承人,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亲属的权利。法定特留分的分配方式为:父母有1/3的继承权;配偶与子女为1/2,兄弟姊妹无权继承。

虽然还是有年少者不能认养年长者为养子女的年龄限制,但即使出生日只差一天,亲子关系也能成立。建议双亲亡故又没有子女的单身伙伴之间,也许可以利用这项制度,让彼此建立法律上的亲属关系——索性就让一百位朋友变成一百位养子女,有效反利用这条法律也不错吧。

我有个朋友的亲密爱人意外猝死,最让他担心的是他和女友做爱时用的小道具万一被家属发现可就伤脑筋了。我实在无法想象为了女儿猝死而极度哀痛的家属,在整理遗物时,却发现皮鞭和皮手铐等东西时的惊愕表情。

手机是婚外情的必备品,了解这个道理的女性朋友们,肯定会想象女主角八成是挤出最后一丝气力将手机丢入浴缸的吧。所以像这种时候,还是别用什么具防水功能的手机比较好。

面对死亡是一种孤独的行为,没有人可以分担、替代。虽然我自己尚未经历过这种事,无法全然了解,但步入死亡的瞬间,是否有人陪在身边,真的那么重要吗?

因为一个人生活,独自面对死亡也成为理所当然之事。始终过着独居生活的人,却只有在濒死之际,被一群平常根本没有往来的亲友围绕着,不是很奇怪吗?

日本特有的葬仪习俗,人死后得到戒名即表转世投胎之意。也分为“生前戒名”(逆修戒名)与“死后戒名”(顺修戒名)。

梵语“stupa”之音译,又作卒都婆、窣堵波、薮斗婆。巴利语为“thupa’”。略称塔婆、兜婆、浮图、塔。在古代印度原为形如馒头之墓。

后记 乐在享受单身暮年

什么?那男人怎么办啊?

这就不是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了。

我想男人呀,当个让女人疼爱、讨人喜欢的男人,就对了。

附录 中国熟龄悠活志

我们必须了解的是:老年人能否照顾自己、活得精彩,关键在于身体是否衰弱而非病痛本身。荷兰的老年学者团队曾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指出:“高龄老人中,丧失肌肉力量是个人老年生存和独立生活受限的最大因素。”

让许多老年疾病专家惊讶的是,要培养必要的肌肉并不困难,即使是高龄老人亦然。只要在专家监督之下密集的阻力训练和重量训练,六至八周之内,体力就能倍增。运动和长寿的关系如今已不是新闻,不过直到最近,学术界才认定丧失肌肉量是造成老年人行动障碍的元凶。

作者

Ferris Tien

发布于

2024-10-14

更新于

2024-10-19

许可协议